近年来,为了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和发展,也为了武术进入奥运会,中国武术工作者们努力探索,积极改革,使武术组织、比赛规则、竞赛模式等各方面都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武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1994年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会员,1999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世界五大洲均已成立了武术联合会,共拥有105个会员国,至今已举行了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各洲际比赛、国家比赛、地区比赛更是数不胜数。竞技武术在2008年奥运会比赛期间也以“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奥运赛场,这令所有武术工作者激动不已。面临如何使武术以更好地姿态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向国际方向发展等问题,本文就现阶段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科学的、可持续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
1、武术在国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外国的文化、体育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奇葩,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技击、健身、娱乐等价值功能,对现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进,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武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组织规则的不断完善,国际比赛的日益增多,武术逐渐受到世界的认识和接受,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但是要在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等不同的西方世界立足,与西方体育进行融合,武术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武术在国外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1.1 国外对武术概念的认识不清,严重影响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武术套路包含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国外习惯于把传统武术称为“功夫”,包括少林、武当、太极、形意、八卦等各门派的传统套路及技击和练功方法。由于“功夫”早在许多年前就传到国外,特别是李小龙、李连杰等的“功夫片”,使“功夫”被世界人们所认识、了解,再加上国外各种拳馆对武术的传播,使国外认为中国“功夫”(传统武术)不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博大精深,讲求实用,又能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练习它还能对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国外学习“功夫“的人非常多。国外认为“武术”是中国向国际推广的竞技武术比赛套路,如同中国式的体操、杂技、戏剧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娱乐性,但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又不实用,所以练习武术的人较少。其实武术本身不仅包括了传统武术、竞技武术,还包括了散手、太极推手等搏斗运动,由于对武术概念的认识不清,对武术文化的不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武术的兴趣,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推广产生阻碍。
1.2 武术的套路繁多、复杂也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至今挖掘和整理出来的拳种和器械各有几百种,而且风格特点各异,这给国外武术爱好者的选择带来了极大不便。武术套路要求练习者有较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对柔韧性、协调性的要求很高,武术动作的繁多使武术练习者不宜掌握。武术动作对精神意识的要求很高,而精神意识又于中国的文化、环境等紧密相连,外国人不易理解和领悟。武术是一种长周期的运动项目,要求练习者大量的时间、精力,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选择了健美,健身操作为锻炼身体的项目,在自卫防身方面选择了拳击、跆拳道等易于掌握的项目,而不会练习武术。武术的繁多复杂也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3 武术传播者对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影响
多年以来,我国的武术工作者们致力于武术的发展,一大批练习武术者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推广武术,对武术向国际推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国外武术的传播以两种方式为主流。一种是以中国传统的各门各派单一拳种命名和建馆(如少林拳馆、鹰爪拳馆、形意拳馆、十字伏虎拳馆等)传授技艺的,他们大部分的思想和组织体系、教学方式仍停留在旧的模式上,对于中国近年来打破门户,把武术作为一个整体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不能接受,对由此产生的现代竞技武术不能接受。一部分人思想狭隘,盲目自信,认为本门派功夫天下无敌,排斥其他武术派别,甚至诋毁其他门派。由于功夫师傅的门派之见及对武术文化、武术理论知识、武术发展动态的不甚了解,对武术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是近年来出国淘金的竞技武术练习者教授竞技武术,他们大部分是现代竞技武术运动员,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传统武术、武术文化、武术礼仪等知识的严重缺乏就到国外“卖艺”,为了经济利益,不注重“武德”的教育和宣传,使外国武术爱好者认为“武术”仅是强身健体,“功夫”仅是防身自卫,与拳击、自由搏击等搏击类项目没有区别,误导了国外对武术的了解,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1.4 功夫影片虚构、夸张的动作误导了人民对武术认识
不可否认,功夫影视对武术的宣传及推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功夫影视的宣传,使更多的国际友人知道了中国武术,同时掀起了学习中华武术的热潮。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由于电影电视中武打功夫片包含不少荒唐的虚构情节、特技处理的功夫镜头等,都给人们造成了种种误导,致使不少人对现有的真正武术技术产生片面理解,错误认为电影小说中的飞檐走壁,腾云驾雾之类才是武术真功夫,既好看又刺激,而现有的武术套路只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仅仅是好看,既不好练又不实用。散手和其他搏击类项目相同,不含有中国武术的神韵。由于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不足,真正接触武术与影视中的功夫相差深远,便对武术非常失望,这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如何规范、开拓、发展武术市场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我们武术工作者的一项重大挑战。无论是国际发展还是国内传承,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把中华武术的精神乃至民族的气节发扬光大。为此,综合以上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1) 加强武术科学化管理,制订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武术的方针、政策。
(2) 有计划、有步骤在世界各大洲、国家、地区设立武术管理处,负责武术的推广事宜。对国外拳馆统一管理,对国外各种比赛进行管理监督。受理各拳种推广申请,作好资格审查工作,扶持帮助获得申请的武术拳种在国外推广。
(3) 组建武术巡回表演团,在表演过程中,开办武术知识培训班,大力宣传武术文化。
(4) 派遣优秀的武术工作者(武术技术全面、理论知识丰富)到世界各国传授武术。
(5) 创编既简单易学又具有攻防意义的武术套路,建议分成若干路,每十个动作为一路,利于掌握,便于普及。
(6) 强调武术礼仪规范,充分重视宣传武术的精神导向作用。
(7) 制订出版武术国际性刊物,明确武术概念、内容。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电影、书刊等大力宣传武术。
(8) 培育武术市场,加大武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打造武术国际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