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参与价格战,拼的如何教好“真功夫”
这两年,很多行业都在搞低价引流,武术培训市场也免不了受影响。有些新开的武馆打出“9.9元学武术”的广告,乍一看挺诱人,但家长冷静下来想想:孩子学武术,交的不仅是学费,更是信任。义门功夫这些年坚持不参与价格战,底气就来自忙教学质量。
举个例子:去年安顺有家武馆搞“9块9体验课”,结果家长发现孩子学了两个月,实战姿势都有点不对劲。义门功夫:“我们要参与这么搞,对不起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
义门功夫硬气,是因为手里攥着责任:
教练队伍“老带新”:主教练陈发琳带徒弟,就“冲拳”动作起也要练上三个月,“侧踹”就教了半年,徒弟出师前得在师兄弟面前露一手,没人挑出毛病才是本事;
课程设计“不掺水”:普通武馆一节课教三五个动作,义门功夫的教练宁可少教,也要让孩子把每个动作练透。家长老李说:“我家娃在这儿学了两年,出去比武,裁判一看架势就说‘安顺的,陈发琳教的’。”
二、做守“规矩人”,带着同行走正路
低价乱象背后,其实是行业没规矩。有些武馆不是不想好好干,而是不知道怎么干。义门功夫这些年协助安顺市武术协会干了几件“得罪人”的事,但长远看对行业好的事:
定规矩:牵头定“安顺武馆入会门槛”,2023年拉着本地9家武馆参与武协的相关会议,大家白纸黑字写清楚,首先去除恶意竞争,不要打价格战,不要跑到各家武馆门口去招生;按政府规定,教练必须持证上岗,场馆安全标准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公示,谁违规就取消会员资格。有人开始不乐意了“我不入协会一样发展的很好”,随着家长法律意识的提高,选武馆大都会问“与安顺市武术协会的关系”,碰头会逐步成为实力的招牌。
磨刀石:在安顺市武术协会支持下,义门功夫都会不定期举行武术趣味活动,提供场地,供其他武馆的教练带学术来切磋。去年的“瀑乡武林大会预演赛”上,义门功夫参与实战的孩子,没有一位拿到名次的,赛前教练指导:“本次比赛不打头,膝不上腰,边腿不过头。”在比赛时面对拳打头、膝上腰、腿上头的对手,义门功夫没有一个学术被KO,用自己的弱项对阵对方强项,让对方赢了比赛;几家武馆因为战胜了义门功夫学生后,广告效应好,学员数量翻了一番。陈发琳说:“以前怕别人抢饭碗,现在明白,行业好了大家才有饭吃。我们打了十多年跆拳道比赛,面对本土对手一律让,面对外来力量,从未输过,哪怕面对我母校来的师弟,我都教吴宗灿和陈强赢了他们。”
三、面对不按规矩出牌的武馆
1.“瀑乡武林大会预赛演赛”经开区的一家武馆,企图客场KO东道主,多次犯规,裁判是他哥们;一向温文尔雅的学生家长对着陈发琳发飙:“你怎么教的一家都打不过,我家娃娃要着打到,有你好看的。”
2.商业活动 2023年对方出战的两位都是“XXXX拳王争霸赛金腰带”得主。义门安排没有练过一天拳法的摔跤手刘子豪和刘家伦对阵比自己高半个脑袋的“拳王”;赛前,对方教练强调不许用摔法、肘、膝和腿上头;赛后,对方教练在抖音上说我们是收到点,怕伤到对方;陈发琳笑笑:“我们的目标是为安顺武术拿第一,培养本土有实力的对手,也是为安顺武术服务,所以我们不会在本土圈内斗狠与口嗨。”
3.来义门功夫门口招生 2022年安顺市西秀区北门方向的一家武馆馆长就带了30多个学术在国贸广场,周末演示各种器械和套路两天;学生家长和教练都说:“陈老师你脾气真好,人家都打到家门口。是不是老了?”我觉得他们是瞎搞,想一出是一处,来你们门口表演,想拉几个学生,据参与表演的学生家长参观义门功夫后说:“义门功夫更专业,想来义门功夫武术和行为教育,这是家长的痛点。”
没多久这几家武馆关门了。
4.追着陈发琳的脚步搞比赛 自称在安顺办过13届的拳王争霸赛,在义门功夫门口打了3场,在陈发琳居住小区打了一场;一位在安顺有点身份和经济的朋友对陈发琳说:“叫我姑娘去,赢不赢无所谓,就是让她体验一下实战,钱不是问题。”
四、面对踢馆者家长送上门的生意 义门功夫一律引导他们去其他的武馆。29年来,义门功夫的学生开武馆,义门功夫从未接收过他们一个转学生;包括他们武馆不开了把学生转到义门功夫。别人怎么对我是他的本性,我怎么对人是我的修为;陈发琳说“无论我如何困难,都不会去抢同行和学生的饭碗,抢人家饭碗人家结果大家都懂。”
五、行业自救:让武术“活”在社会,走进生活
逞强斗狠窝里斗不叫本事,低头发展才是硬道理。
聊到未来,义门功夫的几位老师想法很接地气:“武术不能只活在武馆里,得让老百姓觉得有用、有趣。”他们正在琢磨三件事:
“武术+”跨界试验:和本地学校合作“课间五分钟”活动,教孩子用武术动作缓解久坐疲劳;
周末开“家庭防身课”,爸爸学擒拿,
妈妈学“解脱术”,
孩子当“小陪练”,
一堂课下来,汗流声和笑声不间断,那才是文明社会应有场景。
把老招式变成“新玩意儿”:
年轻教练小张通过自媒体开展线下 “八段锦”义教课堂和主持空中搏击课堂,好评率越来越高:“原来武术还可以这么玩。”
跟随时代步伐,开发“盲盒”,花一点点钱能抽中一套绝招图解,让孩子们为了集齐“十八般武艺”,追着家长续费报名。
让武术“走出去”:
2024年义门功夫的教练们就安顺多所学校教拳,带学生走上大街,参与创建全国文明诚市志愿服务,每去一次,都会带来几个学生。
借助21度城市的能量,和旅行社合作“瀑乡武侠主题游”,让发达地区的孩子来安顺学武功,一是安顺气候好,二是物价便宜,三是教练负责,这种“能动手的旅游”特别受欢迎。至今,有美国等五个国家和上海、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学生在义门功夫旅学。
六、原味武术,才是出路
聊到最后,陈发琳说了句实在话:“武术教育就像熬骨头汤,火候不到就加味精,味道是鲜了,但喝多了伤身。义门功夫宁可慢点,也要熬出真滋味。”
这话听着朴素,却说透了行业门道——靠低价引流的,可能赚一时快钱;但能让人心甘情愿把孩子送过来、把同行聚起来、把传统武术传下去的,终究还是那份“真材实料”的笨功夫。这就是义门功夫存续29年的法宝,哪怕疫情三年大家最都难的时候,义门功夫同样不缺学生。
图文:安顺市武术协会 安顺市跆拳道协会
校对:张灵燕 审核:唐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