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类
梁丽园:用感恩的心回报家乡父老
梁丽园,女,29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中心小学教师。
梁丽园幼时是一名孤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能顺利完成学业。为了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兑现心中愿望,她放弃了在安顺市区的工作,回到了偏远的紫云县板当镇从事小教工作。2014年以来,她为小学母校115个学生购置了校服,捐赠了150床被褥。2017年10月,她发起成立了以“助困、助残、助孤、助学”为宗旨的紫园公益协会,吸引各行各业180余名爱心人士加入。在梁丽园的带领下,协会先后出资8000元,为家乡几所小学购买了饮水设备,并对需要帮助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 (安顺市推荐)
胡国波:以电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邮政人
胡国波,男,41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铜仁市思南县分公司电子商务部主任。
2015年,胡国波担任思南县分公司电子商务部主任,为了实施邮政电商精准扶贫工作,他积极联系电商办和各乡镇农业产业及中小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邮政“黔货出山”平台,将农民和民营企业的各种绿色产品、特色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他要求农户严格按标准收采、包装、称重,公平诚信开展经营。2017年5月,他先后帮助21户贫困户64人销售结桃1600余件,为贫困户创收32000余元。同年7月,他帮助瓮溪乡销售小黄金梨、苹果,帮助大坝场乡销售脆红李,帮助许家坝坑水村销售猕猴桃,打开电商销售渠道,让农民得到实惠。 (铜仁市推荐)
黎希乾:公交司机拾金不昧乘客背包失而复得
黎希乾,男,38岁,六盘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驾驶员。
2017年11月30日下午2时许,一名妇女背着孩子乘坐当班驾驶员黎希乾驾驶的22路公交车,在红桥西南煤机站下车时,由于下车匆忙将一个背包遗落在车上。黎希乾在到达终点站检查车辆时发现了座位上的背包,为了确认失主信息,他打开背包发现包里有孩子的衣物、2200元现金和几张银行卡。黎希乾立即告知线路管理人员,并把拾到背包的信息发至微信群,使失主及早领回了遗失的背包。 (六盘水市推荐)
见义勇为类
赵海军:老人摔倒扶与不扶 90后小伙用实际行动让你“服”
赵海军,男,18岁,毕节市纳雍县新闻中心工作人员。
2018年1月4日中午,赵海军下班经过纳雍大酒店时,看到一位老人晕倒在酒店门前无法动弹,同行的另一位老人想去扶,但使不上劲儿。情况非常紧急,他迅速跑上前询问情况后,毅然背起昏迷的老人奔向纳雍县人民医院进行紧急救治,直到把老人安排妥当,家属赶到医院,赵海军才悄然离开。 (毕节市推荐)
李来军 罗华:河道打捞工联手救起跳河女孩
李来军,男,56岁,铜仁市碧江区环卫局河道打捞工。
罗华,男,51岁,铜仁市碧江区环卫局河道打捞工。
2018年1月4日下午3时许,碧江区环卫局两名工作人员在瓦窑河锦江壹品附近河段发现一名女孩神情恍惚在岸边江步道上徘徊,突然“砰”的一声,女孩跳入河中,两人立刻大声呼救。距离十多米处正在河道中打捞垃圾的环卫工李来军和罗华听到呼救声,调转船头迅速赶到事发河段,船靠近落水女孩时,罗华尽力用船舵和身体保持船的平衡和稳定,李来军在船头俯卧身体牢牢抓住女孩手臂用尽全身力气将女孩往船上拉,此时两名环卫局工作人员也赶到事发河段,大家合力将跳水女孩拖上船并送上岸。 (铜仁市推荐)
林海:危急关头勇救落水儿童
林海,男,30岁,中共党员,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戛木管理区组织办工作人员。
2017年8月10日,林海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戛木管理区凉井村永坪组开展工作时,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在玩耍,突然,听到“扑通”一声,他转身一看,发现一个小孩跌落在臭水塘里拼命挣扎,林海飞快地跑到出事地点,顾不上自身的安危,纵身跳入水塘中,将正往下沉的小孩救起。 (毕节市推荐)
孝老爱亲类
石林珍:平凡村妇用爱撑起四世同堂之家
石林珍,女,72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村村民。
在石林珍96岁的婆婆过世之前,她有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下有三个子女和三个孙辈,祖孙四代在一起生活了20余年。2001年,婆婆年逾八旬以后,经常生病,饮食起居、看病吃药,都需要她精心照料。2016年3月,婆婆又不慎摔倒,卧倒在床需要伺候。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子女的生活外,还按时给婆婆喂粥喂饭、换衣梳洗,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石林珍孝敬长辈、慈爱小辈的美德为子孙营造了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 (安顺市推荐)
吴道贤:精心照料患病妻子27年的好丈夫
吴道贤,男,60岁,中共党员,六盘水市司法局退休职工。
1990年末的一天,吴道贤的妻子在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因道路湿滑摔倒,造成运动神经受损导致肌无力,生活不能自理。他既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又要照看生病的妻子,每天三点一线地忙碌着。为了治疗妻子的病,他带着妻子转辗各大城市寻医问药,但至今仍未治愈。为了照顾好妻子,吴道贤2015年提前办理退休,离开自己深爱的工作岗位。27年来,他不离不弃,克服各种困难,精心照料患病妻子,无怨无悔。 (六盘水市推荐)
林国兴:反哺舐犊之情的好儿子
林国兴,男,65岁,贵阳市清镇麦格乡乡政府退休干部。
敬老尊老是林国兴的家风,他不仅以身作则孝敬母亲,同时还严格教育和要求子女孝敬老人。2006年,林国兴母亲患病住院治疗,他连续15个昼夜陪护在母亲病床前悉心照料,直到母亲康复出院。2008年,老人股骨骨折,全家争先恐后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为方便母亲行走,他回老家寻找木质硬、外形好的“红子刺”,请匠人精雕细琢成拐杖给母亲。他还挑选母亲喜欢的民间唱段光碟播给老人看,并时常组织家庭大联欢,让母亲晚年愉快,心情舒畅,感受家庭的温馨与美好。 (贵阳市推荐)
助人为乐类
代春林:22年捐资助学66名山区贫困学生
代春林,男,48岁,贵州建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1995年起,代春林先后资助66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其中22人大学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他组建的60余人爱心公益团队每年坚持开展“送文化、捐资助学”活动。20余年来,累计捐资助学的款物达450余万元。此外,他个人还为数十名家境贫寒的病患者支付30多万元医疗费,为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修路累计捐款捐物100余万元。 (贵阳市推荐)
田作荣:用青春和爱投入社会公益12年
田作荣,男,28岁,黔南州尚善公益协会会长。
自2005年以来,田作荣组织参与各项服务150多次,为黔南州10所小学募集捐赠120余万元爱心物资,为263名贫困学生解决生活费用问题,为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搭建社会资助平台,服务受益人数3000人以上,感染带动6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目前,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6000小时。 (黔南州推荐)
黄国辉:爱心播撒困难群众的小学教师
黄国辉,男,38岁,黔西南州贞丰县永丰街道办第一小学教师。
从教17年来,黄国辉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坚持不懈助人为乐,他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村里生活困难的群众购买生活用品,并主动与县里的阳光公益协会组织联系,把贫困学生的资料上传到网上申请“一对一”帮扶,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每年9至10月,黄国辉都会背着竹篓到学生家的地里帮助采收粮食。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县里组织的爱心志愿者活动100余次,帮扶100余名困难群众,个人投入爱心帮扶资金2万余元。 (黔西南州推荐)
赵梅:身残志坚艰苦创业不忘初心情系乡梓
赵梅,女,39岁,贵州“好能手”日用品商贸有限公司经理。
赵梅4岁时意外摔伤导致右腿终身残疾,为减轻家庭负担,2000年,她拄着双拐,只身前往浙江打工,几经辗转,与拖把生产结缘。2013年8月,她历经艰难困苦,在县委、县政府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回乡创办贵州“好能手”日用品商贸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拖把销售量蒸蒸日上。目前,公司现有员工50名,其中残疾人20人,10人属精准扶贫户,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她还通过正安县春雨义工协会开展义卖拖把活动,将义卖所得的钱全部捐给困难群众。 (遵义市推荐)
敬业奉献类
王枫:勤学苦干卓有成效的国税女干部
王枫,女,36岁,中共党员,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干部。
2006年,王枫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工作。12年来,她先后入选省级企业所得税管理人才库、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管理人才库,成为企业所得税申报系统及管理系统、房地产开发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王枫开发的“审核通”和“分析通”应用软件及底账系统数据指标模型搭建,完善了贵州省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体系,自2016年5月软件和模型推广运行以来,全省共应对处理3139户次问题数据,调整应纳税所得额8.73亿元,调整减少亏损额1.8亿元,补缴企业所得税1.83亿元,效益显著。 (省直工委推荐)
唐上阙:因公殉职用生命书写忠诚的检察官
唐上阙,男,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8月,生前系黔东南州凯里市人民检察院干警。
唐上阙在市检察院工作的22年里,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宗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群众的诉求,有效减少了缠诉和越级上访情况发生。虽然平时的工作量很大,但唐上阙总是不厌其烦,任劳任怨,用行动践行新时期政法干警勇于担当、勇于进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他还手把手地将自己的业务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使新任负责人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了控申工作。2017年2月16日下午,唐上阙突发心脏病,倒在了他一生钟爱的检察工作岗位上,时年54岁。 (黔东南州推荐)
魏发富:30多年无怨无悔甘为护林人
魏发富,男,76岁,遵义市桐梓县大河镇石牛村村民。
198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魏发富与村集体签订了绿化2000多亩荒山的合同,在海拔1000多米的大平山展开了人生最为壮丽的搏击。30余年来,他植树20余万株,造林1150亩,在他和家人的管护下,大平山一度断流的山泉又恢复了长流,满足了山下人、畜饮用水的需求,上千亩耕地的浇灌。他虽拥有价值2千万元的森林财富,却把山林视为生命之根,清贫地生活在大山上,无怨无悔甘为护林人。 (遵义市推荐)
黄启厚:身患重病仍努力工作的基层信用社职工
黄启厚,男,37岁,中共党员,毕节市金沙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岚头镇信用社职工。
2015年,黄启厚任金沙县长坝镇信用社主任,他不顾自己身患血管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毅然承担起长坝镇创建信用镇的任务。2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克服困难,为长坝镇3120户建立了资信档案,建档面100%;评定信用农户数2995户,评级面100%,信用农户占比95.99%;贷款卡发放数2852张,发卡面95.23%,信用农户贷款面99.84%;年审信用农户数1047户,信用农户年审面100%;创建了7个信用村,21个信用组。 (省国资委推荐)
母朝贵:用生命守护乌江一湾绿水
母朝贵,男,46岁,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网箱整治办公室主任。
2017年2月,母朝贵担任流长镇网箱整治办主任,主要负责乌江库区息烽水域网箱整治工作。为保护好乌江的环境,他入户谈心,动员拆除水域网箱,经常是早上7点下河,下午6点收船,晚上还要整理归档资料,一直工作到深夜。母朝贵身患心脏病,自开展网箱整治工作以来,他先后住院三次,实在挺不住时,就吸氧休息一会。一次因为工作太忙,没来得及到县城买药,停药致心脏病发作被送到息烽县医院抢救,才住院4天,他就执意出院继续工作。截至2017年底,89万余平方米、259户的网箱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拆除网箱同时,他还帮助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贵阳市推荐)
陈大兴:带领村民脱贫追梦的“领头雁”
陈大兴,男,49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党支部书记。
陈大兴担任大坝村党支部书记21年来,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因地制宜,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依靠“金刺梨”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的小康大道,并提出建造金刺梨酿造果酒加工厂,不仅解决了安顺市20多万亩50000余户金刺梨种植户的鲜果销售问题,还解决大坝村近百名村民务工问题,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发展为今天的小康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近300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 (安顺市推荐)
邵林刚:在平凡岗位奉献一生的司法所长
邵林刚,男,中共党员,生于1966年8月,生前系六盘水盘州市司法局旧营乡司法所所长。
邵林刚2003年11月调入盘县司法局旧营司法所,2005年担任所长。他走遍全乡的行政村和村民组,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亲自组织调处大量矛盾纠纷,在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探索总结的“五走访”、“四清楚”、“四掌握”工作法,被贵州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取得很好效果。2010年邵林刚身患癌症,他拒绝了上级调整其岗位的照顾,仍坚守岗位勤奋工作,每次结束化疗就迅速投入工作。2017年8月16日上午,邵林刚终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 (六盘水市推荐)
源自:贵州省文明办
整理:贵州省义门陈氏武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