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困雄:安顺一类贫困山区走来的“最美志愿者”


 刘困雄,男,1996年12月,现20岁,紫云自治县宗地镇人新寨村人士,是挚爱紫云公益团队负责人。

   2016年8月我首次见到的刘困雄,从穿着和言谈中,他与志愿服务都扯不到一块,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后生,让我佩服。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常务副社长陈发琳说:“他的团队是我们的战略合作单位,2017年最美志愿者表彰会,会议安排他发言要求穿正装,但他是在白衬衣内罩住保暖服上台发言。年末市青年联合会换届选举会上我再见他,还是老样,就是这样一位非常节省,没有现代90后时髦打扮的他,确实做了很多温暖人心的事情,为自己的贫困的家乡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爱心,他就是刘困雄,一位大三的学生”。

微信图片_20180102112512.jpg

刘困雄18岁参加公益活动,19岁组建公益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组织、参加的公益活动近20次。一学期为公益活动回紫云县数十次,但未曾回家一次。为避免耽搁学习,几乎是星期六回紫云,星期天回学校。第一次自主举办公益活动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放弃,积极参加并学习其他公益组织的活动。为了新型的公益项目,他独自一人坐火车近38小时到山东拜访公益项目发起人,后辗转到安徽考察种植基地。经过严格考核筛选,他获选免费参加2017年中国公益基金会年会论坛,全国仅有20名免费大学生名额。微信图片_20180102112517.jpg

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小时接受到公益组织捐赠的棉被,棉被陪他度过以后7年的每个夜晚,给予他温暖,深深的感触了他。18岁时学校常常会组织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他积极参与,19岁刚上大学的他,意识到公益活动仅以个人之力十分有限,在初中数学老师的提议下,他组建了公益团队,从此走上公益之路。微信图片_20171218144743.jpg

然而第一次自主组织公益活动便因策划方案撰写不当,被公安带去谈话,活动最终取消。他深刻的明白了公益不仅仅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还需要有适当的表达方式与外界支持。因此他积极参加其他公益组织的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在组织“心寄一书情·传递一份爱”活动时,为收集到适合小学生看的课外读物,多方联系初中学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由于是上课期间,干部们均离紫云较远,受助学校十分偏远,他一人走访受助学校。经过两个月的准备,活动顺利完成,为孩子们带去690余本课外读物,两千元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品,并给孩子们进行舞蹈、音乐表演,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微信图片_20171218144737.jpg

2016年11月12日,经过三个月的准备,“情系紫云·关爱抗战老兵”活动顺利开展,分别给老兵带去抗寒大衣、血压计、血糖仪、急救药物,板蓝根,请了专业医生给两位老人进行简单体检,另为蒋老人带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志愿者们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抗战故事,志愿者们为老人做了丰盛的饭菜,为老人吹奏笛子等,并播放未能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的祝愿影集。微信图片_20171218144726.jpg

在开展暑假支教活动准备期,为了找到赞助,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外联工作,几乎天天骑着自行车在紫云县城与各公司交谈,脚常常是略微浮肿的,手和脸也被晒脱皮。为火花磨安小学学生提供饮食,活动进行中途遇赞助商投资项目不景气,突然终止赞助。一方面是所剩无几的食材,另一方面是几乎每一天都有几个孩子跌打摔伤。极大的压力使得他那几天几乎睡不着,几次想取消活动,参加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自筹了些钱度过几天,他不断的通过网上筹款、网上宣传,最终得到了爱心商家的支持,顺利的完成了支教活动。

通过几次活动,他明白团队对于公益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关系到受助人的尊严、公益活动的质量、志愿者的安全等,为此他强化了组织管理,建设成员信息库,制定干部晋升制度、5年发展计划、人才培训制度等,极大的提升了团队文化与公益活动品质。积极参加“贵州省区域大学生组织联席会议”“中国基金会2017年年会”等论坛会议,为协会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了解公益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公益项目优化。

他努力将挚爱公益打造成透明、温馨、贴近百姓且有力量的公益组织,制定长远目标:发展成为贵州省代表性的公益组织。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更多人受益于公益、了解公益、参加公益,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满。微信图片_20180102112454.jpg

他说“我不知道公益如何鉴定,范围很广,但我知道它很简单——一颗真诚的心和一个温馨的笑容,我只是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个人,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人伴我同行”。


图文:挚爱紫云公益协会  编辑:李霞  审核发布:陈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