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顺市武术协会:低价学武术!警惕“廉价陷阱”


99元武术班的代价,行业自救刻不容缓

在贵州安顺的一居民小区二楼,随风晃动的一条“99元包学会防身术”横幅。就吸引了几十位家长给孩子报了名。一个月后,那地方却人去楼空,家长们不知所措。这种事儿,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发生。此时的家长们才明白,孩子身上那件崭新的练功服,根本掩盖不了武术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的差劲和诚信的缺失。

低价陷阱并不仅仅存在于武术行业。

在北京,有个叫阿敏的消费者,被“299元超声炮”的广告吸引,结果到店里却被强行推销高价项目;影楼的“19.9元写真套餐”,最后收费好几千元,这类事儿在报纸上也屡见不鲜。

便宜无好货

其实,这些乱七八糟的“低价引流”,都是为贪便宜的人群定制,套路都一样,就是用低价当诱饵,再用花言巧语设陷阱。

武术本是人类为了生存,在生死搏斗中摸索出来的求生本事,一套拳法传下来,得花好多年去打磨。可现在有些机构,却把武术教学搞得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一样。随便找个地下室当训练场,招几个通过视频速成的“教练”,教的内容大都是新媒体视频平台中的“招牌”动作,却号称真功夫。大家应该还记得,青岛有这么一件特别让人痛心的事儿,一个8岁的小孩习武时遇上暴力训练教练,竟然丢了性命,一条生命才揭开了武术行业乱象的一角。

面对这些乱象

安顺市武术协会率先行动起来。他们要求会员单位必须有资质,必须把教练资格证、场地安全报告都亮出来,收费标准也要备案、张贴。2024年,协会清退了2家违规机构,帮家长追回了五万多元损失,还配合浙江警方为家长追回损失近15万元;为经开区被“低价引流”试课后、交了近两万元学费和参加非正规渠道比赛报名费19800元的家长,全额退回了费用。

安顺市武术协会温馨提示:选武馆要看三样——资质证书挂没挂、防护垫铺没铺、师承脉络清不清。现在走进正规武馆,能看到学员档案整整齐齐摆着,每季度还有武术协会的抽查记录。

武术教育到底是不是生意?

当家长不再被“速成”“低价”这些词迷惑,当行业重新找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耐心,武术才能真正在现代社会里活下去。就像安顺武协在给家长的信里写的:“选对武馆,不仅是找个练功的地方,更是给孩子找个人生的引路人。”陈发琳说:“功夫不是商品,是代代相传的火种,是文明社会发展的标识。”这才是对武术教育最好的解释。

家长避坑指南如下:

1.查清资质:看看机构有没有挂武术协会认证的标识,教练有没有国家体育总局发的指导员证书。安顺武术协会开通有监督热线,已经帮很多家庭核实过信息,维护习武人的合法权益。

2.实地验看:训练场地一定要有专业防护垫,别选那种租用地下车库、仓库的临时场所。有个家长就说:“当初就是看到训练场铺着厚垫子,才放心把孩子送来的。”

3.问明传承:正规武馆肯定有清晰的师承关系。安顺“义门功夫”每批学员都有传承谱系记录,技术动作能一直追溯到第五代传人。

行业树规矩,防止习武人危害社会。

真实的练武人,都知道“以德为先”的道理。明代的《武德训》就说“止戈为武”,安顺的“义门功夫”三十多年一直这么做。学员第一天来,不是学招式,而是先读《武德十诫》,背校训、宣誓和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门规中就有“不欺凌弱小”“诚实守信”等规矩,可不是摆着好看的。

2024年有两个不听话、屡教不改的学员直接被开除了。

2022年南街派出所处理的义门功夫课间休息时,6岁学生不小心喷口水到同学脸上不道歉的事情,为维护受害孩子的自尊,我给了近7000元钱给吐口水的学生,宁可双倍退费也要开除。“树规矩,不是惩罚,而是防止武术变成危害社会的工具。”创始人陈发琳这样说。武术培训这事更让人担心,某地法院的数据显示,近三年青少年涉暴案件里,有18%的当事人接受过不规范的武术培训。

当家长不再被“速成”“低价”迷惑,当行业重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氛围,中国武术才能真正活在现代社会。安顺市武术协会再次提醒:选对武馆,不仅是找到好的练功场所,选个好教练,更是给孩子未来找对人生引路人。

图文:安顺市武术协会  安顺市跆拳道协会

校对:张灵燕 审核:唐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