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门陈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多牛?号称“一犬不至,百犬不食”


义门陈氏,发源于江西德安县,自宋初开宝年间至嘉祐七年,人口已经到达三千九百余,世人皆称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曾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起源发展,分而不衰

但由于家族过于庞大,让统治者感觉到了危机,在包拯等大臣的建议下,一道圣旨令义门陈氏分家,表面上称“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实则将这一世家大族分散,不让其聚居势力过大。圣旨一下便不得不分,他们迁居的地方多达290余处,南至广东、海南,北到山东、河南,西至广西,东到浙江等16个省市都有其足迹。

虽然分迁各地,但义门陈氏宗亲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居之地,念念不忘自己是义门陈氏的子孙,门首皆悬挂“江州义门”等匾额。传言当年分家之时曾有神龟推开议事厅的大门,泪眼汪汪,众人见之亦心生悲伤,奈何皇命难违。神龟徘徊不去,直至族长说道:“义门子孙,不论千里万里,都不会忘掉根本,一定岁岁回归,祭祀先人”,听到这话神龟才肯离开,可知宗亲之情,分而不断!

朝廷旌表

唐僖宗李儇曾经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并赐一联“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从此,陈氏便将原常乐里永清村改为“义门”,现在外地仍然把车桥镇义门村称为“义门陈”。

而在宋代,宋太宗于咸平三年又为义门御笔亲题,“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祖宗遗下林泉汁,子孙相承孝义庐。原上鹡鸽常救难,庭前棠棣每添辉。疑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南绍有虞”,以示嘉颂。

由此可见,义门陈氏可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研究义门陈氏的精神,在我们提倡“文明和谐”的今天仍有示范作用。

家训:忠孝为本,耕读传家

义门陈氏家训十二则:孝父母,笃友恭,忠群国,别男女,端士习,勤本业,崇节俭,尚忠厚,戒溺女,黜异端,除恶习,睦宗族。

《中华姓氏通书》称“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更有传说“一犬不至,百犬不食”,家风竟然影响到了家养的犬!可见谨严如斯!

虽然义门陈氏为忠孝典范,但也曾经出过犯法的丑闻,“枉法逆子也偶于有之”。景德三年,义门陈氏陈宗知私下典卖田庄,从中牟利。当时同为陈氏宗亲赴任筠州的陈延赏察觉此事,上书朝廷,请求严惩。皇帝责令刑部严查,此事秉公处理。义门陈氏不包庇宗亲罪行的行为得到时人褒奖,行为世范,归其根本仍在于不忘家训,恶习务必尽除,才有大义灭亲之举,这也告知后人,只有不忘根本,家族才能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