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条不好的信息,为此,提示一下大家,作为模范和志愿者在助人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下文出现的情况,那么你得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沟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来磨平此类尴尬现象。感恩的人一定占多数,少数人不会感恩的,我们应该考虑精神因素和心理缺陷,正常人都会感恩的,如果他是正常人,还需要你帮助吗?
(以下是来自网络信息)
广州道德模范尚丙辉,十几年如一日地救助流浪人员。
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废品收购站,将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拿出来帮助别人。
对那些想要回家的流浪者,他给他们买票,送他们走上回家的路。
那些无家可归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流浪者,他给他们提供长期住所,每月给粮给油,每次都拿好几百给他们当生活费。
要是出现疾病,他上下奔走筹措医药费,竭尽全力。
后来,尚丙辉做生意亏了十几万,手头十分拮据。
春节时,他请所有的流浪人员一起吃饭,每人送了100的红包。
一个被他救助三年多的黄老伯大为不满:以前都是给500,现在是不是名气大了,看不起我?
于是,黄老伯直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警察找到尚丙辉后,尚丙辉好言好语劝慰了老伯一番,又拿了200元,这事才算完。
不仅如此,尚丙辉后来因腿伤住院,老伯联系不上他,直接跑到他的废品收购站大吵大骂。
看完我很疑惑:什么时候,受助者变得趾高气昂,而捐助的人,仿佛欠了他什么。人心到底怎么了?
俗话说,斗米恩,担米仇。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别人一碗饭,他会感恩戴德。
可是如果你继续给,他就把这些善举当成理所当然了。
你的善意,在这些人面前,变成了他谋取自身利益的渠道。
一旦他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开始以最坏的恶意猜测别人。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安顺爱心义工社在关心失独家庭过程中,负责人陈发琳被他们打过、骂过、提刀追过,有的向相关部门反映说他鼓动非访等。为此,2016年6月他还被相关部门秘密调查过两个多月。省内很多失独家庭还在网上集体攻击过他长达一年之久。但是,他和爱心之家的成员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找原因,学知识,克服难关,在团队7年的努力下,在安顺学院的帮助下,终于攻克了失独家庭的帮扶难关,如今他们建立起来的关心制度已出成效,安顺失独家庭已非常稳定,基本都能接受他们的关心。2011年至今有200多户得到过他们的帮助,长期与他建立帮扶关系的有39户。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的地方,请告知消除。 编辑:陈思颖
审核发布:陈发琳
推广:贵州省义门陈氏武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安顺市爱心义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