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艾滋病真有那么可怕吗?

而这种方法副作用大,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大,但是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又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不敢去和其他人交流,担心他们在得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后,会刻意的疏远自己,很多时候精神上的折磨比身体上的疼痛更让人难以接受。

1、我们要清楚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而正常的说话,交谈是不太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家不要过度的恐慌,害怕或是以歧视的目光去面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抗艾”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病例不在少数,其中最久的病人已“抗艾”20年。


AIDS并不是单纯的疾病。它是因为感染HIV病毒后,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破坏,进而并发多种疾病的综合症。

艾滋病目前已知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会传染。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如果在适当的时间接受最理想的治疗,并且坚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体检,按照西方科学家的研究,一个HIV感染者是可以拥有一个正常人的寿命的。

艾滋病是由获得性免疫缺损病毒所引发,因失去免疫功能,无抵抗力,最终死于各类感染等症。‘’

1.急性反应期:病人初期表现为,发热、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有些得了艾滋病毒的人,误以为自己没有吃药,也很健康,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潜伏期,病人体内有足够的T细胞可以抵抗病毒。但是病人体内的T细胞却一直不断在减少。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

1、临床症状: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还可能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同时,还容易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但是艾滋病的病毒抗体和一般病毒抗体不一样,艾滋病病毒在进入人体后绝大多数是在3—6个月后形成抗体,也就是说在高危行为(不安全性行为,不安全献血,集体吸毒等)之后的3—6个月之后去医院做检查是最好的,若在高危后的3—6个月检查结果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最好是在4个月之后去检查,结果更为可靠,要注意的是,检查必须在你最后一次高危后,否则结果将不可靠。

最后,只要大家自爱,拒绝毒品,艾滋病一定会离我们远远的。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因为艾滋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后,生存能力就变得非常弱,很快就死亡,普通的消毒剂、热水就可消灭它,所以说在公共浴池是不会感染艾滋病毒的。
专家认为,任何一种疾病的感染,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适合的环境、含菌或含病毒的浓度以及特定的传播途径和适合的人群。因此,游泳是安全的。至于与艾滋病人说话则更不用担心,因为艾滋病毒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 对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3. 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2016年6月29日,北京市发布的《2015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报告》显示,2015年共报告现住址为北京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3333例,其中新增感染者及病人3113例,比2014年增加了257例。新增人数中有82.32%系通过男男同性传播。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对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干预。

2016年10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

2016年11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2016年1月-8月艾滋病新发病例34401例,死亡8817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在2015年,50岁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580万人这一历史新高。然而,老年HIV感染者相较普通老年人得慢性病的几率高达5倍。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以淋巴结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肿瘤等而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并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是怎么发现的?

1978-1979年间工作在一些同性恋社区业的医生们发现许多同性恋者先后出现了机体因存在严重免疫缺陷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1980年-1981年初连续5名青年人出现卡氏肺囊虫肺炎而死亡,引起了美国MichelaelD.Gottlieb医生的注意并向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出了呼吁。

同时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和微生物学教授AlvinFriedman-kien医生也因总结了有近30名同性恋年青人均患有卡波西氏肉瘤而向美国CDC进行了报告。

1981年6月5日美国CDC报告了这些病例,疾病的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eiencysyn-drome,AIDS),它可经同性恋传播。但1982年因发现少量血友病患者感染了同样的病毒而使人们了解到这一病毒同样可以经血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何时发现的?

起初只了解到,免疫缺陷是艾滋病的病理表现,对它的病因并不清楚。到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报告,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1986 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即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系统表现

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可大致分为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艾滋病三个阶段。 

1. 急性HIV感染

通常发生在接触HIV后2-6周左右,大约50%-70%的感染者可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及全身不适症状(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少数患者可有头痛、皮损、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体检可见颈、枕、腋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上述表现多在1-2个月内消失。

2. 无症状HIV感染

可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短至数月,长至20年,平均8-10年。临床上一般无特殊表现,但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此期感染者血清中能检出HIV以及HIV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具有传染性。

3. 艾滋病

患者有发热、腹泻、体重下降、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常合并各种条件性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肺结核)和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部分中青年患者可出现痴呆。

卡氏肺囊虫肺炎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是多数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未经治疗者在进入此期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2-18个月。

HIV感染的皮肤表现有哪些?

90%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皮肤黏膜病变,皮损分为感染性皮损、非感染性皮损和皮肤肿瘤。

1. 非感染性皮肤损害

皮损多形性,可类似于脂溢性皮炎、鱼鳞病、毛发红糠疹、银屑病等,但通常病情更为严重。此外还可出现特应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玫瑰糠疹、荨麻疹、多形红斑及痤疮样皮损。

2. 感染性皮肤损害

表现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但病情较一般患者严重。

① 带状疱疹

艾滋病的带状疱疹累及范围常较大,可出现水疱、大疱、血疱,疼痛剧烈,极易感染,可引起脑炎、肺炎,甚至死亡。

② 单纯疱疹

艾滋病的单纯疱疹常复发频繁,皮损分布呈局限性或播散性,表现为持续性口腔、生殖器、肛周重度疱疹,可长期不愈并形成深溃疡。

③ 疣

艾滋病的疣可表现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男性同性恋患者的肛周、直肠部常有尖锐湿疣。

④ 真菌感染

鹅口疮是免疫缺陷最早出现的症状,此外常出现较严重的表浅真菌感染(如泛发性体股癣、手足癣和多发性甲癣等),有时表现不典型,需做真菌镜检和培养。10%-13%艾滋病患者可发生隐球菌感染,常表现为疱疹样皮损,中枢神经系统易受累。

⑤ 细菌或节肢动物感染

表现为毛囊炎、多发性皮肤脓肿、疖或严重疥疮。

3. 皮肤肿瘤

① 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KS)

常见于颈、躯干、上肢等处。皮损开始为粉红色斑疹,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以后颜色变暗,形成淡紫色或棕色的斑疹或斑块,最后变为出血性皮损和结节。

② 淋巴瘤

皮损无特异性,可为丘疹或结节,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③ 其它恶性皮肤肿瘤

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和类Sezary综合症等。

诊断标准

1. HIV感染

受检血清初筛试验阳性,确证试验阳性者。

2. 艾滋病确诊患者

(1) HIV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① 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 1个月以上;

② 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3-5次)1个月以上;

③ 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④ 卡波西肉瘤(KS);

⑤ 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2) 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患者:

① CD4+/CD8+T细胞计数比值<1,CD4+T细胞计数下降;

② 全身淋巴结肿大;

③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艾滋病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

(1)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

(2)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就与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3)病毒基因多变;

(4)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尤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 唾液、尿液也可能有少量存在。

(5)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均可对艾滋病病毒有效;

(6)感染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

(7)病毒基因组比已知的任何逆转录病毒基因都复杂。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全球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有43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950万人,其中230万是15岁以下的儿童。

艾滋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正由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依然很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

国家疫情监测数据表明,有45.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的吸毒者有危险性行为。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暗娼、嫖客人群之间的传播加剧。感染者的流动成为艾滋病疫情加快传播的重要因素。

此外,大量人口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以及很多城市增长的性病发病,也都成为促进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自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开始在全世界迅速流行。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在当今世界各地迅猛传播,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突然变得强大了,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在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同性恋人群中迅速传播;

(2)广泛的世界性旅行,带病毒者很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静脉吸毒者大量增加;

(4)输血需求者增加;

(5)人群的城乡流动频繁;

(6)卖淫、嫖娼数量增加,性乱行为增加。

艾滋病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异性间性接触传播是世界艾滋病病毒播散的主要方式,全球因异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70%。

当初以同性恋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的欧美国家和外来输入为主的亚洲,现今艾滋病病毒传播正在或已经转为以异性间性传播为主。

由于特殊因素,我国的情况与全球,特别是与我们周边国家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的传播模式有所不同,通过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占全部报告数的70%,但当传染源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最终同样会转到异性性传播为主的传播模式上来,这是世界艾滋病流行的普遍规律,我国也不会例外。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在怀孕期、分娩期或哺乳期时,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哪些体液中?

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也存在于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但是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足以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能长时间存活吗?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及常用消毒药品如漂白粉、酒精等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为什么性病患者更易感染艾滋病?

这是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痛,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

患有性病的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如果与己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性病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

此外,宫颈廉烂对于妇女来说也是一种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非性病性疾病。

为何男同性恋或男男性行为者易感染艾滋?

男同性恋者或男男性行为者往往与多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正是这种性关系成为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一个原因;

此外,他们采用的性行为方式极易出现直肠粘膜破损,艾滋病病毒可通过粘膜损伤处进入血液,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而且这种感染方式不一定要有粘膜的破损。

根据研究发现,直肠粘膜表面有很多朗罕氏细胞,艾滋病病毒可以直接进入这种细胞并在其内进行大量繁殖,然后释放到血液里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这更增加了感染的危险程度。

接吻是否可传播艾滋病?

礼节性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如果是深接吻,则有传播的可能。艾滋病病毒在唾液中的含量并不高,但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一方患有牙龈炎或口腔溃疡,他的唾液就会有血液及创口渗出液混入,艾滋病病毒就会随着这些体液进入对方口腔,如恰逢对方口腔粘膜也有破损或因深接吻粘膜被咬破,便可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吸毒的人为什么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大?

经口吸毒虽不传播艾滋病,但吸毒成瘾后,吸毒者大都会从口吸改为静脉注射。静脉吸毒是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险行为。

吸毒者为了尽可能用完针管内残留的毒品,常把自己的血液回抽到针管中,并反复冲洗,从而使管壁吸附了血液。如果其他人再使用此注射器而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就极容易被感染。 

一旦病毒进入这样一个高频率共用针头或注射器的群组,艾滋病病毒便可能在静脉吸毒者中出现暴发。已感染的吸毒者还可通过性接触或母婴垂直传播,使艾滋病病毒不断地蔓延。

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对艾滋病的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10% 的感染者是由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引起的。在我国近一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在注射吸毒过程中被感染的。中国的注射吸毒人群中,49%都曾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工具。

输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液是否还有传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一般来讲,输入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的血,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但是由于目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有局限性,病毒感染人休后,一般需要2周至3个月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从而被临床检验方法检测出来。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如果已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恰逢在“窗口期”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可能呈现“阴性”,但其血液中已有病毒,可以传播给别人,遇到这情况的几率是极少的。

献血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如果是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血站献血,而且采血的器具和采血过程都是严格消毒的,献血是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为防止感染艾滋病病毒,当你需要接受输血或器官移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提醒医务人员对所用的血液或器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检验结果阴性时方可使用。

感染HIV等于患上艾滋病吗?

事实上,人体感染HIV数年后(2-10年,或更久)才会进展为AIDS,也就是说HIV的潜伏期特别地长。在此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抑制HIV的复制,使HIV感染者与未感染时一样健康,他们甚至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感染。只有血清学检查(在血清中检出HIV及其抗体)才能识别出处于潜伏期的HIV感染者。

这也是中国很多老年人感染HIV却并不在乎的原因。有老人告诉研究者,既然HIV感染后好几年再会发病,而我已经这么老了,那我还有什么可在乎的呢?

但总有一天,HIV的复制不再受到控制,发展到AIDS。因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毁灭性的损害,人体的免疫防线甚至不能抵御那些平时毫无危险性的细菌,更别说频发的肿瘤了(我们呼吸的空气里存在细菌,但我们并没有患上肺炎,都是免疫系统的作用)。

当然,由于药物的作用,AIDS虽然从未被治好,但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慢性病,就像胃溃疡、糖尿病一样。但是常用的AIDS药物都有很大的副作用,引起各种健康问题,长期吃下去,甚至会让整个人的外貌都发生改变。

因此,AIDS尽管不再是死亡通知书,但它仍是对一个人健康的可怕威胁。

永不发病的幸运儿

感染了HIV很不幸,唯有期望潜伏期长些,再长些。但有一种幸运儿,即便感染了HIV,却永远不会发展为AIDS。因为HIV虽然很有谋略,但还需要借助点中介才能发挥作用,而这种幸运儿恰好就没有HIV需要的中介。

我们先来看看HIV是如何运用谋略攻击免疫细胞——CD4+T细胞的吧。

1、直接杀伤

HIV病毒的包膜蛋白gp120(HIV外层包膜上的一种蛋白)与CD4+T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CD4分子结合,同时须与T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CCR5或CXCR4结合,使病毒包膜与CD4+T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让HIV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大量复制,最终导致细胞溶解或破裂。而新生的病毒们再找下一个目标。

2、连锁式杀伤

受感染的CD4+T细胞如果没被直接杀伤,那其表面也会表达gp120,沦为HIV的杀手以直接杀伤方式残杀同类。

3、反间计

那些游离的gp120(未与病毒核心结合)也没闲着,它们与没被感染的CD4+T细胞结合,同时与CCR5或 CXCR4结合,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以为他们已经叛变,于是对这些“叛徒”痛下杀手。

而有人的T细胞表面辅助受体CCR5恰好发生遗传性缺陷,使得需要借助CCR5(感染初期HIV的选择)达成目标的HIV病毒落了空,攻击不了CD4+T细胞,也就没可能发病了。

这也给了医学家们以启示,在抗HIV的治疗方向中时多了一种选择:想办法阻止HIV与CCR5的结合。

什么是母婴传播?

对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孕妇来说,在怀孕期间,胎儿可能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与母体的细胞和体液接触,从而在子宫内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分娩时,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其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存在,因此婴儿极可能在未受保护下通过产道时直接接触而受感染;

另外,产后也可通过母乳喂养而使婴儿感染。这是母婴传播的三种可能性。大约有三分之一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母亲可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大都会在3岁以前死亡。因此,建议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妇女避免怀孕。如果坚持怀孕,一定要到母婴保健机构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尽量保护胎儿或婴儿被感染。

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孕妇采取什么方法可降低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

如果HIV阳性的妇女坚持怀孕,一定要先到有艾滋病治疗经验的医院或母婴保健机构咨询后再受孕,以使这种母婴传播的几率降到最低。

具体措施包括:孕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具体的药物和服药的时间由专业医生提供;选择性剖腹产或产道消毒;避免母乳喂养,婴儿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应用以及婴儿的追踪和观察。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使这种危险降到2%。

艾滋病能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吗?

下述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1)-般性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

(2)礼节性接吻;

(3)同吃同饮;

(4)共用厕所和浴室;

(5)使用共同的办公用具、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

(6)上同一所学校。

无症状HI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吗?

无症状hi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而且是最危险的传染源。hiv感染人体后-部分人出现感冒样的症状,而后进入无症状期,另一部分人感染后无任何症状,但是在此期内hiv不断的复制,体内病毒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在此期间,感染者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外表和健康人一样,不容易被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无保护的性交、输血或怀孕或分娩途径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这个传播过程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子体内繁殖和发育,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蚊子叮咬可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不是昆虫传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