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五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2015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三届最美安顺人
他的人生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晨昏相伴、风雨无阻,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夏天一身汗,冬天满身霜。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28年如一日,用他的话说,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是成功的。
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最美环卫工——文元春。
每天凌晨4点半,北菜园巷这间小屋里的电灯总能准时拉亮,这是环卫工文元春的家。起床洗漱完毕后,他要摸着黑穿过鹅黄灯光点缀的小巷,徒步半个小时的路程,到安运司清运垃圾。4月黎明中细碎的春风仍然有些刺骨,瘦弱的文元春加紧了脚步消失在昏暗的夜色里。
50岁的文元春已经在安平街垃圾转运站工作了10多个年头,他是转运站的桁车操作工,主要工作是保障垃圾及时倾倒、转运。凌晨5点,身材瘦小的他正在转运站内忙个不停,吊装垃圾集装箱、指挥垃圾收集车倾倒垃圾、挥动着扫帚把倾倒在集装箱边的垃圾清扫进箱……为能多装些垃圾,发挥集装箱最大功用,他不时跳进集装箱中用脚把垃圾踩紧踏实。“我一般要从凌晨5点干到下午1点左右才能休息,回家吃饭后,下午3点来要干到5、6点钟。我每天大概要工作10个小时,平均吊装垃圾30、40吨。”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文元春一直工作在环卫工作第一线,当过清扫工人,做过桁车操作员。这28年中,他是西秀区环卫工人中的“双无人员”:无节假日,无双休日。他的勤恳务实,像是一个奇迹:从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休过一次病假,更没有请过一次事假。
“文元春同志在我们环卫处工作了28年,从清扫清运工到行车员,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工作中从不叫苦叫累,在我们环卫处,是大家学**的榜样。”华西环卫所所长夏红艳这样说。
28年如一日,文元春奔走在安顺城区的大街小巷,挥汗如雨。凌晨3、4点,当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悄然在黑夜下奔走,把清新爽净的环境留给清晨早起的人们。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履行着自身职责。
迎着第一缕晨光, 送走最后一片晚霞,他的坚守,成为城市最深的记忆。在所负责的清扫区域内,每条大街小巷都遍布他的足迹,所清扫的街道年年被评为“卫生街”,他自己年年都被评为先进个人。同时,上级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1998年10月,文元春被省建设厅评为“贵州省环卫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10月,被安顺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城市美容师”;2004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联合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2015年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荣誉纷至沓来,压力也随之增加。他总是说,单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干好环卫工作的,没有其他同事的付出,哪里会有整个城市的整洁。文元春同时也感到,荣誉和责任是分不开的:“因为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你,压力感觉很大,在今后工作中,尽量的把工作做好,我要让压力变成动力,把工作干得更好,上一步新台阶。”
他把别人对这项工作的偏见和嘲笑付之一笑,不怕丢人,不顾面子,不怕活多,只问耕耘。
在很多人的眼中,文元春是一个热心人,**惯把帮助别人看成“份内事”,**惯替别人着想。许多时候,完成工作任务后,他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帮助同事完成清扫,始终带着微笑,鼓舞着每个人;许多时候,遇到其他工人生病或者家里有事,他都义无反顾顶上去。以一个老环卫工人公而忘私的追求、爱岗敬业的**,全力做到“零缺席、零失误”。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过于疲劳,2005年,文元春在一次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受伤,单位领导体恤他受伤后不宜从事过于繁重的工作,有意调整其从事管理工作,可初中毕业的文元春不愿给单位增添麻烦,硬是通过自学考得了桁车操作技术证书,转岗成为正式的桁车操作员。
在他的影响下,妻子井华萍在三年前也正式加入了环卫工人的行列,成为一名清扫工。4月的天气总少不了阵阵的春风,街上的落叶也随之增加了不少,这也为妻子的清扫工作增加了不少负担。每当下班回家看到妻子还没有回来,文元春就会扛起扫把和妻子一起加入清扫的行列。
“干环卫工作很苦,可当我看到人们在洁净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时,心里面很舒坦。”这一份平凡而不简单的快乐,是文元春的追求。每天起早贪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天,始终风雨无阻。
如今,政府在不断加强环卫工作的投入,社会各界也更加的关注环卫工人这个群体,有了各方的支持,文元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现在政府逐渐加大了资金投入,环境搞得好,大家工作的环境也有所改变,环卫工人们的工作也变得比以前轻松,社会和政府对我们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文元春,在工作岗位上28年如一日,用平凡的行动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爱心岛APP简介:是国内首个爱心APP,是雷锋网的手机版,内设:文明安顺、志愿云、求助帮扶、爱心奉献、志愿服务、榜样风采、家居生活、社区服务、妈妈市场、商家促销等欢迎下载,扫描二维码按提示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