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平民英雄,他们是身边好人,他们是互助友爱、诚实守信的“模范”,他们是孝老敬亲、勤俭节约的典型。他们不畏艰险、不计付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我们诠释出“道德”二字。 日前,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公布候选人,并在全国范围内公示。在300多名候选人中,频现交通人的身影。贵州好“的哥”邹爱民就是其中一位。
每天清晨7时,邹爱民会准时来到接班地点,在驾驶的出租车GU1105副驾驶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小心翼翼地贴上“残疾人免费”的牌子,然后把出租车里外打扫干净,开始一天的工作。
把残疾人当家人
吴永亮是安顺火车站附近的一名公共厕所管理员,患有重症肌无力。2004年的一天,吴永亮在打扫卫生时不幸摔伤,正好被刚载上乘客的邹爱民看到。邹爱民赶忙下车搀扶,看到吴永亮伤势严重,他当即把人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从此,吴永亮只要一个电话,邹爱民随叫随到,11年风雨无阻。时间长了,两人结下了如亲人般深厚的情谊。
从此,邹爱民知道了残疾人的不容易,决定免费搭载盲人、聋哑人以及老弱病人。
三年前,为了能给更多残疾人提供免费搭乘服务,邹爱民挂起了“残疾人免费”的牌子。“残疾人出行不方便,经济条件大多也不好,我放置这块提示牌,就是想让他们放心坐我的车。”只要发现残疾人,邹爱民都会主动停下车,询问是否能够送他们几步路,并告知是免费搭乘。“如果车上有乘客,我都会耐心地解释,残疾人更需要帮助,请他们理解。”每次听到他们在连连感谢声中离去时,邹爱民就感觉有一股暖流在车厢里流淌,特别满足。
三年来,邹爱民累计帮助超过300名残疾人,越来越多的出租车驾驶员也加入了这一奉献爱心的行列。汶川地震、雪凝灾害、高考期间,城市里都留下了他们捐款、救灾和免费送考的身影。邹爱民经常对同行说:“我们出租车司机哪怕一年只做一件好事,安顺3000辆出租车,就等于做了3000件好事。”今年7月,在邹爱民的感召和发动下,西秀出租车志愿者服务队组建,爱心车队正在不断壮大。邹爱民的事迹也被《中国交通报》刊发在2015年7月27日《人物》专栏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 王杨 图 刘继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