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人陈发琳:公益路上怀揣一颗忠诚的心


2016年1月,陈发琳荣获“最美安顺人”荣誉称号。在他的简历中不难发现,他1991年从云南入伍到贵州安顺,1992年参与部队的1次慰问活动开启了他公益事业的历程。24年来,陈发琳从单独的公益行动到2015年3月发起成立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帮助了不计其数的困难群体,彰显了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绝对忠诚。

  对党忠诚,军魂永驻。忠诚,是血管里沸腾的血液,是生命中鲜活的灵魂。我军创建之初,忠诚于党的观念就已经融入军队的血脉,成为广大官兵的精神支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现代化建设时期,作为已经退伍的一名老兵,陈发琳不忘部队的培养,不忘党的谆谆教诲,把异乡当故乡,把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一路前行,永不止步,彰显了军人忠诚于党的本质。

  对国忠诚,家国情怀。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小时候的陈发琳家境并不好,父母离开,主要靠爷爷、奶奶照顾,形成了他独立而且倔强的性格。正是通过部队这个大家庭的熏陶和磨练,改变了他对家对国的深刻认知。他在所从事的公益事业,正是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把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陈发琳做到了,他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做的,并将一如既往,永不停歇。

  对民忠诚,责任担当。“一人难挑千金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通过多年的单独志愿活动,陈发琳意识到要想帮助更多的人就需要更多人的力量。2015年3月8日,陈发琳发起成立了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团队成员达700多人,帮扶孤寡残障人士、失独家庭、孤儿等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仅他一人就帮扶了8个失独家庭。他视困难群众为自己的亲人,扮演着儿子、干儿子和亲兄弟等角色,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了新时期公益自愿者对困难群众的忠诚、无私情怀和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忠诚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是一首无言的歌,是镌刻在心坎上的誓言,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