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发琳:坚持25年做公益的退伍老兵


在安顺,一提到公益事业,许多人就会想起一个人来,他结实高挑的身材,纯朴真诚的笑容,风风火火的性格,他就是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常务副社长,曾荣获“最美安顺人”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的陈发琳。陈发琳的另一身份是安顺市武术散打创始人,安顺市跆拳道队创始人。

多舛命途为他埋下爱心种子

  今年43岁的陈发琳是云南省镇雄坡头乡新场村人。

  3岁时,陈发琳父母离异。因为家里穷,父亲外出打工,陈发琳从那时起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

  5岁时,陈发琳在姑父的帮助下,到镇里上了一年级。那时,陈发琳虽然年纪小,可有爷爷奶奶管他的生活,他有种家的温暖感觉。可这样温暖的感觉在他11岁时,却突然之间荡然无存,原因是父亲重组了家庭,而他与后母相处不好,于是少不了受到父亲的打骂。

  在他想回爷爷奶奶家生活时,父亲却不让,只要看到他回爷爷奶奶那里吃饭,父亲就会到爷爷家去砸锅摔碗,不让爷爷管他。

  父亲的暴力、后母的冷脸让陈发琳心寒,而同学们的欺负让他常常感觉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小升初时,他到镇里去考试,晚上住旅店,因为知道他得不到父母关爱,一位同学竟踢他下床。那晚,他是蜷缩在床边度过的。

  16岁时,陈发琳央求父亲让他读完高中,可父亲不仅不让,还明确提出与他分家。当时,父亲分给了他不到一分面积的土地,还有一甑包谷饭。

  及至多年后,陈发琳还记得,分家那天,他一顿就把那一甑包谷饭吃完,“在那个非正常家庭,吃完没有任何菜可下的包谷饭,我接连饿了两天。”

  虽然自己分了土地,可他的堂兄却在锄地时故意占了他不少土地,一气之下,他土地也不种了,开始在村里讨“百家饭”生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一两天才能吃上一顿饱饭,过年才能吃上顿肉。后来,在一位远房亲戚的好心收留下,他才过了一段短暂的有家的生活。

  在陈发琳记忆中,11岁至他当兵离开家乡时,他只穿过两次新衣,而大多数情况都穿着补丁叠补丁的衣裤,“我从小到大没穿过棉衣,也没听说过棉毛内衣。”


陈发琳(后排中)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小小义工! 来源:安顺市爱心义工社

  成立义工社,用更好的方式行善

  有一段时间,陈发琳离开了安顺,前往深圳闯荡,此时,他接触到了义工社组织。义工社更加完善与人性化的帮扶与管理方式让他对公益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陈发琳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他与经常在一起做公益的队友商量组建义工团体,以让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

  2015年3月8日,陈发琳与西秀区高级中学的胡晓萍等5人正式发起成立安顺市爱心义工社。义工社本着“缩短政府与百姓的距离,消除百姓与政府的隔阂”的宗旨,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帮助更多需要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

  爱心义工社成立后,陈发琳把在深圳学到的义工社的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工作中,并利用搭建好的平台开展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活动。2016年春节,陈发琳发起了主题为“关心特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暖冬活动”,该活动的受助人口有20000余人,参与义工达3000多人。当年,义工社组织500人以上的大型公益活动达66次,小型活动上百次。义工社成立至今,通过爱心企业、商家及爱心人士筹措到的爱心款达数百万元,全部投入到济贫助困的公益事业中去。

  一次,在到新太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时,陈发琳了解到安运司生活着一位抗战老兵,老人名叫王克定,已是耄耋之龄。老人老伴曾是慰问妇,为了老伴的声名,多年前,王克定老人携老伴从陕西老家跑到贵州来生活。二老无儿无女,老无所依。闻听老人的抗战经历与真爱故事,陈发琳组织义工社义工去看望二老,送上粮油,帮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过生日。老人老伴去世时,义工社的义工们还去为老人送行。

  如今,92岁的王克定老人得到一些爱心商家与公益团队的帮助,每周都有人前往探望与陪伴。老人视力不清,在陈发琳去看望他时,只要听到声音就能叫出他的名字。

  安顺开发区有一男子因沾染上毒品而导致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男子戒毒期间,陈发琳得知后,与义工社义工们上门探望,鼓励他战胜毒瘾,并给他过生日,为他找工作,用人间温情感化这名迷途者。如今这名男子已成功远离毒品,并找到了女朋友,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黄果树中学的罗仕优自幼父母双亡,生活无法保障。在了解到这位女同学的实际情况后,陈发琳在爱心义工社里发起了一次帮助罗仕优的爱心行动,在物质上给予了罗仕优帮助,让她能够安心读书,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陈发琳到黄果树中学探望罗仕优时,罗仕优对他总是依依不舍,每次都流着泪送行。

  目前,陈发琳个人资助了17名孤儿。他时常关心这些孤儿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 。而在陈发琳做公益的25年来,有21年他是在认作“干爹干妈”的孤寡老人家过的春节。

  爱心无止境,公益无极限

  如今,500多户商家报名加入到安顺市爱心义工社,义工从最初的5名发展到了3000多名。除了西秀区范围,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坝区、镇宁县、关岭县、普定县等地共成立了7个分社,爱心义工社成为目前安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义工社,

  随着公益事业影响力的扩大,陈发琳默默付出了许多。近年来,他把教授武术与跆拳道挣来的钱,三分之二花在公益事业上。做公益事业如此慷慨,熟悉他的不少人都认为他神经有问题,女朋友也因为不理解他而离开了他。

  对于别人的质疑与不理解,陈发琳毫不在意,仍然继续行走在他认定的公益之路上。陈发琳热心公益事业,但从不居功自傲,每次做公益得到别人的感谢时,他都会说:“不要感谢我,我就是个搭桥的,是党和政府帮助了你,如果你要感谢,那就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许多受到他与义工社帮助的人如今都学会了感恩,懂得去帮助别人与回报社会。

  现在陈发琳和他的爱心团队已被很多人熟悉并认可,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成为了他在公益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最大动力。去年,陈发琳在有关部门组织下,前往辽宁鞍山学习志愿者服务经验,对鞍山郭明义等志愿者“一个人带活一座城”的志愿服务精神,他深感敬意与佩服。学习归来,在得到政府部门支持下,陈发琳决定在安顺市爱心义工社中推行“1+N”志愿服务活动,以促进志愿服务广泛开展,让志愿者越来越多,终极目标就是要把安顺打造成“志愿服务之城”。

  对于安顺市爱心义工社今后的工作,陈发琳称,他希望通过他与团队的努力,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得到关爱,让这个城市更有温度,“在政府部门领导下,我们将配合做好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并做好志愿服务普及培训及交流工作,让精神文明回归社会与家庭。”

  对于自己坚持25年做公益一事,陈发琳说:“能为安顺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垫脚石,是我这个外来者一生的荣誉,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会有人因为这个事业提到我的名字,我就知足了。”


  17岁出头,在村里老支书的帮助下,他应征入伍,到了贵州省武警安顺支队当了一名武警。他的人生自此得以改变。他自己也不知道,少时命途的多舛与磨难却为他埋下了爱心种子。

  “见不得别人受苦”成了他行善做公益的“助推剂”

  1992年7月的一天,陈发琳所在中队到安顺东门坡福利院开展慰问。面对福利院里孤残儿童流露出渴求关爱的眼神,一同前往的陈发琳心酸难过,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已是最不幸的了,没想到在福利院,会有这么多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他们甚至连健康的身体都没有,禁不住,他的眼泪掉了下来。

  “过去我生活的磨难太多了,我不能见到别人受苦。”慰问回到部队后,陈发琳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生出一个念想,以后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去帮助那些跟他小时一样遭遇不幸的人,甚至比他生活更惨的人。

  从那年起,陈发琳开始自己的公益之路,这一路走来,他坚持了25年。

  公益事业成了他生命天秤中的重要“砝码”

  那时,部队号召学雷锋,鼓励战士们做好事,陈发琳经常利用上街办事时间,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挤出钱来买些食品、玩具去福利院看望那些孤残儿童,并陪他们玩耍、游戏。

  后来,陈发琳从所在的武警安顺支队机动中队调到地处宋旗镇的六中队去任职。这期间,他带头发起,以中队名义与宋旗镇敬老院达成共建帮扶。每逢节假日或空闲时,他便带领班里战士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衣做饭,与老人亲情交谈,让老人们愉快地安度晚年。受到他们爱心的感染,相邻企业也为敬老院老人送来粮油、水果等。

  1994年12月,陈发琳从武警安顺支队退役,但他坚守的爱心公益事业并没“退役”。在安顺民族饭店工作期间,陈发琳仍然记挂东门坡福利院的那些孤残儿童,不时去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995年,他在安顺特种警卫培训中心当教练,只要有时间,他会带着一帮学员到宋旗镇敬老院去开展敬老活动。老人看到褪下警服的陈发琳还心系着他们,眼含泪花地笑了。

  1996年5月,陈发琳成立安顺国术技击学校,经常义务对安顺公安特警、武警和大中小学学生教授武术搏击。随后,他成立安顺跆拳道学校,并选址在离安顺盲哑学校不远的地方教学,这样方便他经常带学生到聋哑学校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随着从事公益活动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陈发琳接触了不少失独家庭、孤儿、孤老和三无人员等。他总是尽力地去帮助这些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因为他见不得别人受苦,他希望他所帮助的人都能生活得越来越好。

  渐渐地,除了倾心自己喜欢的国术技击与跆拳道教学外,陈发琳把大量的业余时间放在从事公益事业上。公益事业成了他生命天秤中除了国术技击与跆拳道之外的另一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