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安顺“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元春


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安顺西秀区环卫处华西环卫所桁车操作员文元春作为90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之一接受了大会的表彰,成为西秀区环卫处首位获此殊荣的环卫工人代表。

  5月14日,记者见到了载誉归来的文元春,瘦削的脸庞,齐整的板寸头。“我是4月27日下午到的北京,一晚没睡好,感觉很受鼓舞。”文元春坦言,他本人对“大场面”有些犯怵,在表彰大会上,当他看到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多跟自己一样,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时,瞬间感觉坦然了很多。

  “获得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会把它作为动力,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文元春反复强调自己“很普通”,这与西秀区环卫处对他的评价“不谋而合”:“跟其他环卫工人一样,踏实肯干、兢兢业业、不出差错,就是个‘老黄牛’。”难得的是,文元春把这种“普通”保持了27年。

  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文元春一直工作在环卫工作第一线 ,当过清扫工人,做过桁车操作员。这27年中,他是西秀区环卫工人中的“双无人员”:无节假日,无双休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的勤恳务实,像是一个奇迹:从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休过一次病假,更没有请过一次事假。

  27年如一日,文元春奔走在安顺城的大街小巷,挥汗如雨:凌晨三四点,当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然在黑夜下奔走,把清新爽净的环境留给清晨早起的人们;清扫完街道、运走垃圾后,他要在垃圾和臭味间熏上一整天,终日与恶臭和蚊蝇作伴。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岗位上认真履行着自身职责。在所负责的清扫区域内,每条大街小巷都遍布他的足迹,所清扫的街道年年被评为“卫生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鉴于工作上的突出表现,文元春年年都被所在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在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他的工作得到了更大的肯定:1998年10月,文元春被省建设厅评为“贵州省环卫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10月,被安顺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城市美容师”;2004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联合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时间节点来到今天,文元春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的美容师”,在记者走访过的众多环卫工人先进工作者中,几乎都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朴实而可爱的人。他们把别人对这项工作的偏见和嘲笑付之一笑,不怕丢人,不顾面子,不怕活多,只问耕耘。在很多人的眼中,文元春是一个热心人,习惯把帮助别人看成“分内事”,习惯替别人着想。许多时候,完成清扫任务后,他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帮助同事完成清扫,始终带着微笑,鼓舞着每个人;许多时候,遇到其他工人生病或者家里有事,他都义无反顾顶上去。以一个老环卫工人公而忘私的追求、爱岗敬业的激情,做到了“零缺席、零失误”。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过于疲劳,2005年,文元春在一次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受伤,单位领导体恤他受伤后不宜从事过于繁重的工作,有意调整其从事管理工作,可初中毕业的文元春不愿给单位增添麻烦,硬是通过自学考到了从事桁车操作的技术证书,转岗成为正式的桁车操作员。自此,每天凌晨4点他就到岗,直到辖区内所有垃圾运送过来完成压缩转运任务才能缓一口气,遇垃圾量大时,饭都顾不上吃,经常饿着肚子疲劳工作。

  “干环卫工作很苦,可当我看到人们在洁净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时,心里面很舒坦。”简单的快乐和成就感,是文元春的追求。在“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的环卫精神指引下,他每天起早贪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天,始终风雨无阻。

  “我这个人真没什么特点,就是比较较真,认准的事情绝不推脱。”文元春如同一台永不疲倦的发动机,始终保持高效的转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27年始终如一,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