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被大山养育 他为大山掌灯——安顺市紫云供电局松山供电所营业班副班长韦成刚


韦成刚,男,苗族,1973年6月生,贵州紫云人。200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供电局松山镇供电所营业班副班长。

 说起韦成刚,父老乡亲的印象总是充满赞誉之词,温和、敦厚、热心肠……,的确如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不善言谈的韦成刚总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真正内涵,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抄表哥”“大山里的掌灯人”。

 掌灯大山,点亮一片光明

 1973年6月,韦成刚出生于紫云自治县松山镇同心村狮子寨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由于父母都是残疾人,韦成刚自幼靠老师和乡亲们的资助与接济,才念完小学至初中的课程。2004年,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韦成刚被紫云自治县松山镇党委任命为同心村党支部副书记,并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科技主任,那一年,他带领同心村群众发展立体农业种植,并取得了成功,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05年被贵州省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由于同心村地处偏远,电力供应经常不足,每逢恶劣天气,不是停电就是变压器被烧坏,韦成刚意识到,要想突破新农村建设瓶颈,离不开电力这个“引擎”。2010年8月,韦成刚通过招考进入县供电局松山镇供电所,成为一名乡村抄表员,负责27台变压器覆盖的8个村3000多户人家的电表抄送和线路维修。由于山路崎岖,村民居住零散,大部分自然村寨农户的抄表只能靠走,因此,每月韦成刚均要有20天的时间花在抄表的路上,在抄表过程中,无论是村民的电表坏了还是灯不亮了,只要一个电话,他总是随喊随到,风雨无阻。五年多来,他穿坏的解放鞋就有15双之多,他的工作不但得到当地村民们的好评,还得到了南方电网安顺分公司的多次表扬。2015年5月,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201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

 “我原本就是大山里的一名普通百姓,服务地方群众,守护山乡光明,是我这一生无悔的选择!”每当有人问起韦成刚,他总是这样平静地回答。

 爱心搭桥,情系两岸苗家

 同心村有一条打边河穿村而过,这条河滋养着两岸肥沃的稻田和沿河而居的苗族同胞。但每逢雨季,河水暴涨,两岸村民外出劳作和小孩上学却又极为不方便,安全隐患特别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韦成刚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打边河上修建一座方便群众出行的桥。2014年底,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共6.8万元开始着手建桥。但是,刚建起桥墩,材料费和人工费就花光了所有资金,没有钱,桥就不能继续建下去。为了完成建桥的心愿,他开始寻求社会力量帮助。

 韦成刚自费建桥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以《报答乡亲恩情自掏腰包为村建桥》为题进行了报道,共产党员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电力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网站相继进行跟踪报道。今年3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到贵州调研,专程赶到建桥现场,帮助在微博发起“爱心抄电工韦成刚”话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为圆韦成刚建桥的梦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捐款共计11万元。韦成刚高兴地说,同心桥建好后,孩子上学路上更安全,村民做农活、出行更方便,打边组的村民奔小康更有信心。

 5月23日,韦成刚修建的“同心桥”终于完工,全省各地的爱心人士和村民们纷纷前来见证“同心桥”通桥。“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谢谢大家,谢谢!”看着小桥顺利竣工,韦成刚激动得连连道谢。

 倾力带富,携手共筑小康

 虽然已在县城吃着“公家饭”,但韦成刚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线抄表员,他在与广大群众接触中了解到,由于受地域、交通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村民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没有销路,摆放在屋檐下被雨水泡烂,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6年初,他向局工会汇报此事,提出建立电商平台的想法。局工会决定以韦成刚和他获得的荣誉命名,建成了“全国劳模韦成刚电商平台”。“韦成刚本人在运营过程中分毫不取,旨在帮助贫困村脱贫。”紫云供电局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谭家荣说。

 “乡亲们的收入还不是很高,我可以利用抄表的机会做好线下货源联系工作,为他们开创一条同步小康之路。”韦成刚说。“村民们想着有人帮他们卖东西,自然都很愿意。我告诉他们,只有我们主动去发展,才能找到致富的路子。”目前,已经有紫云土鸡蛋、紫云特色番薯、紫云少数民族手工服饰、紫云冰脆李等本地农特产品在线售卖。

 2016年4月26日,韦成刚与贵州省电机工程协会一起出资修建乡村道路,从松山镇摆纳村至板当镇摆羊村,经过同心桥,约5公里,现已修好2公里。该路建成后,将大大方便周边村寨农民农事操作和出行,推动附近村寨的发展。

 韦成刚,一个普通的名字,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用十数年如一日的热情和坚持,诠释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淳朴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