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周建仁今年25岁,是个90后阳光大男孩,出生于浙江温州,每当看到他治愈系的微笑,都会觉得暖暖的。3月正是贵州省册亨县纳桑村油菜花开得最为繁茂的时节,在2016年的这个3月,马上就要毕业的周建仁不辞辛苦的来到这大山之中,沿用古法尝试熬制了3000瓶的红糖,从此他便开启了自己辛苦又甜蜜的制糖之路。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纳桑村,隶属于贵州省国家级贫困县册亨县。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青年人很多在外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在这儿,孩子一年只能见一次爸爸妈妈,老人们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得以享受团圆温馨。2015年的夏天,周建仁还是一名大连理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因为受支教姐姐的影响,他第一次来到美丽的纳桑村。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支教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他和每个孩子都相处的很融洽,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快周建仁就发现村里几乎没什么年轻人,家里都是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大多都是老人照看孩子,要是家里没有老人的,就由十来岁的大孩子照顾着弟弟妹妹。每天这些孩子在放学以后都要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回了家他们还要做饭、洗衣、喂猪、做农活等。孩子们很懂事,也很让人心疼,他们早早的就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这些孩子让心地善良的周建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次看到他们的小小背影,他总会感慨万千。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很缺关爱的,如果缺爱的他们就这样长大会能很好的去爱人吗?每一个外出打工的父母都在拼命挣钱, 为了孩子,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渴望,忽略了孩子需要关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许钱不是最重要的,父母的爱和陪伴却是他们所一直渴求的。从这个时候起周建认就不停的在心里思索:怎样才能把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留在家里呢?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南盘江,流经广西和贵州两省交界,南盘江边,风景优美,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让人如痴如醉。而这里让周建仁最为难忘的却是漫山遍野的甘蔗林。这里的甘蔗一年一季,冬天是甘蔗的收割季,很多农户会将收割完的甘蔗直接送进糖厂。除此之外,还有些农户会自制一些红糖拿去卖。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建仁和妈妈聊到了这里的特色原汁红糖,妈妈在听说了这种原汁红糖以后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不停嘱咐儿子要多买一些回家,她还要分给亲朋好友。从这里开始周建仁的脑袋里就有了灵感,也许他已经找到了能让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办法了。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周建仁开始不停的打听走访,他终于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一位老人,老人还在传承着古老的制糖工艺,一直坚持红糖古法制作, 他就赶紧让当地的一位朋友带他前去红糖作坊买红糖。这个小小的红糖作坊建在大山上的甘蔗地旁边,山路坎坷交通很不方便,砍好的甘蔗还要用马才能运到作坊,这儿的制糖规模很小,大多都是用自己家里种的甘蔗熬些红糖,并不是批量生产。周建仁拜访的制糖作坊就只有父子二人,平时农闲的时候儿子还会出外打工,只有每年的春节期间才回家帮父亲熬制红糖。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周建仁在等着红糖出锅的空档和大哥闲聊了起来,大哥每年就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在家呆上一段时间,孩子和老人只能留在家里,全家人一年到头团圆相聚的时间很短暂。而如今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孩子也慢慢长大,都需要有人在身边照料。两个人聊的正起兴的时候周建仁笑着问他: “如果我们能在这边开个小厂古法熬制红糖的话,你会考虑留在家里吗? ”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大哥非常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说:“工资只要不比在外打工少的太多我就愿意回家。在外务工也非常累,关键是老人和孩子只能留在家里,一年到头聚少离多,没法照料到,如果家里能够有个还不错的工作,谁想在外面漂着?”大哥在熬糖间隙点燃了一根烟,无奈的叹气。而周建仁却在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终于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周建仁的心中有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他要为这里的留守家庭做些事情。2016年3月,他马上就要毕业,可他却没有半分犹豫,向学校请了假就带着自己的执着的念想回到了大山,在那个叫做纳桑的美丽小山村,他开始自己甜蜜却又有些冒险的事业。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到底哪个品种的甘蔗最适宜熬糖?周建仁费尽心思去寻找,他不辞辛苦地跑遍了当地12个村25个组,走了近百公里山路。原材料不能马虎,制糖工艺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他几乎拜访了当地所有的制糖老师傅,虚心求教和老师傅们一起学习讨论制糖工艺的优化,反复的去试验多达数百次,才最终确定了稳定、规范、无添加的熬糖工艺。图为周建仁每到一个村子他就亲自去地里品尝甘蔗来测试甜度。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这份事业终于要开始了,从最初的找场地通水拉电,再到重新搭灶头收柴火;从购买各种器具,再到收甘蔗找工人;从榨汁过滤熬糖,再到出锅切块装瓶包装......周建仁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每一天他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始终不忘初心,不言放弃。在大山里熬糖的这条创业路泥泞不堪,遍地荆棘,可他最终都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了下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经历了整整9个月的准备工作之后,他的工厂终于建成正式投产了。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现代化的制糖环境,工作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作为当地的第一家古法红糖厂,建厂之初他们就没有任何能够得以参考的标准,周建仁只能一步步的从卫生环境、技术支持、厂区建设,还有产品质量上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终于,他拿到了册亨县的第一张红糖食品生产许可证(全国仅有50多家企业拥有该证)。

拿到许可证后,周建仁就紧锣密鼓开始招工,工厂一期就招募了22名当地工人,有15名都是从外地回来的留守儿童父母。在这个大山之中,团圆欢聚是如此困难,留守是每个家庭的常态。 周建仁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点点的改变这个常态,在这片离家千里的土地上,他想借助这块小小的纳桑红糖,把更多务工在外的的当地人留在家里。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在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周建仁就正式开始了古法熬制红糖的生产。看起来丝毫不惹眼的一块纳桑红糖,却要经过12道工序的精心打磨,才能得以完成。挑选甘蔗、榨汁、过滤、熬汁、捞沫、赶水、摇瓢、出锅、打砂、冷却刮模、倒模、烘干....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制作,每一关都丝毫不能懈怠。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当第一批古法红糖熬制成功的时候,周建仁就发现,他所做的事业不但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让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不再受离散之苦,与此同时他还拯救了面临失传危险的古法红糖熬制技艺。每次想到这里他就有了强烈的使命感,这让他对红糖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他不但一直坚持用无公害种植的甘蔗,坚持用无添加的古法熬制工艺,还一直坚持保持干净现代化的生产环境,他要确保自己所生产的每一块纳桑红糖,每一口纳桑红糖水,全部都是新鲜蔗汁的最纯粹的凝聚。

无论是熬糖还是包装周建仁从未有一丝懈怠,为了区别于市场上一些劣质的红糖,他还邀请了专业设计师,为纳桑红包设计包装。“这大山里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土的,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它也可以成为送亲戚朋友的体面礼物。”周建仁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纳桑村。

支教帅小伙这一招让深山甘蔗变成宝 带村民年入500万


纳桑红糖并不像市面上一般的红糖那样颜色深沉,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纯天然的新鲜色泽,稍微凑上前一闻就能感受到那一丝丝淡淡的甘蔗香气萦绕鼻尖。干嚼一口,那股清甜马上融进口中恰到好处的渗进每一个张开的味蕾,那股独有的甘蔗清香撩人心扉,至纯至净。“我也不懂什么销售技巧,可我敢始终保证,我们所熬制的红糖,也许口味上会因人而异,但每瓶都是无任何化学添加的纯天然的放心糖。”周建仁向笔者说道。

如今,纳桑红糖已经开批量生产,周建仁却又要忙着为红糖找销路了。“无论多难,我们都始终坚持最初的梦想,坚持做出品质过硬,让人放心的天然红糖。”周建仁一直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坚持,梦想总会落地生花。截止笔者发稿,据周建仁介绍他们的红糖厂过去一年毛收益已经达到500万元左右,工人人均收入3000元——4500元,有效的带动了周边百姓的脱贫致富,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将来会有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加入到周建仁的红糖厂。

消费即是帮扶,购买也为公益。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小编,把支教老师周建仁通过传统手艺制作的纳桑土红糖带回家,就可以品尝到更为纯正的原汁红糖。

源自:特产中国